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概况 名称由来帕金森病的英文原名为Parkinson'sDisease。因为詹姆士·帕金森(JamesParkinson)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。因此,在中文,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。
其他常见称呼有震颤麻痹综合症、帕金森综合症。帕金森病帕金森氏综合症病因图片(Parkinson'sDisease),中国大陆称作帕金森病,台湾称作帕金森氏症,港澳称作柏金逊症,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失调,它会损害患者的动作技能、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。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,推测和大脑底部基底核(basalGanglia)以及黑质(substantialnigra)脑细胞快速退化,无法制造足够的神经引导物质多巴胺(Dopamine)和胆碱作用增强有关。脑内需要多巴胺来指挥肌肉的活动;缺乏足够的多巴胺就产生各种活动障碍。
简介帕金森氏综合征
parkinsonism
以某些运动障碍(静止性震颤、肌强直、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丧失)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。绝大多数病人病因不明,称为原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(帕金森氏病,震颤麻痹)。少数病人可查出明确病因(如服用大剂量氯丙嗪、一氧化碳中毒及脑炎后遗症等),称为继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。
特征
发病由于多巴胺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引起原发性多巴胺缺损。正常健康状态下,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效应之间存在一种平衡状态。患该病时多巴胺减少,打破平衡,胆碱能活性占优势;而其他神经递质,如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 ,也可能原发或继发性地减少。人们也注意到内源性神经肽在帕金森氏综合征中所起的作用。可根据典型的静止性震颤 、运动迟缓 、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4组症状作诊断 。诊断后尽可能查找病因。采用综合疗法,鼓励病人活动,配合物理治疗。药物主要为左旋多巴加脱羧酶制剂及抗胆碱能药物。
分类
帕金森病,主要因黑质~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路的变性而引起的震颤、肌强直及动作缓慢等症状。根据其病因可分为:
1.原发性
原发性帕金森病
少年型帕金森病
2.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
感染:脑炎、慢病毒感染等
血管性:脑动脉硬化、多发性脑梗塞、低血压性休克
药物:酚噻嗪类、丁酰苯类、抗抑郁剂(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抑制剂)等
毒物:MPTP、一氧化碳、锰、汞、二硫化碳、甲醇、乙醇
外伤:脑外伤、拳击性脑病
其他:甲状腺/甲状旁腺功能障碍、颅内占位性病变、正压性脑积水
3.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
Wilson病 Lewy小体病 Huntington病 Hallervorden-Spatz病 橄榄-桥脑-小脑变性 脊髓小脑变性 Fahr综合征 家族性帕金森综合征伴周围神经病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
4.多系统变性-帕金森综合征叠加
Shy-Drager综合征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纹状体黑质变性 帕金森综合征-痴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复合征 皮质基底节变性 Alzheimer氏病 偏侧萎缩帕金森综合征
5.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
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(Vascularparkinsonism,VP),是由脑血管因素作为病因引起的疾病。以非对称性肌张力增高、慌张步态、呆滞、无静止性震颤和左旋多巴疗效不佳为临床特征。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,该病的患病人数也相应的增加。VP的临床诊断应从病史、症状、体征、影像学检查、药物疗效评价等进行综合分析。同时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。现已证实帕金森病(PD)可并发脑梗塞,尤其纹状体的腔隙梗死。虽然有些PD病人基底节和大脑白质有血管性损害,但所有的损害均较轻微。